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A辅助治疗改善小儿腹泻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采用相同治疗方案,研究组加用维生素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热消退、呕吐消失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辅助治疗可改善腹泻患儿炎症及机体免疫指标,对促进腹泻临床症状的好转有重要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无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治疗恒牙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的效果及疼痛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恒牙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患儿7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Vitapex糊剂治疗,观察组采用MTA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TA治疗可有效减轻恒牙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患儿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 目的分析声波手机联合镍钛器械在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130例(130颗牙)需行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5例(65颗牙)。联合组采用声波手机和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仅采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疼痛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恰充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声波手机联合镍钛器械应用于老年人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根管填充效果及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 目的比较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39眼)首次确诊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将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20例,应用康柏西普注射液)和曲安奈德组(19例,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8、60、90、120 d的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术后7、28 d,康柏西普组患者的视力均明显优于曲安奈德组(P<0.05);术后28、60、90 d,康柏西普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小于曲安奈德组(P<0.05);术后60、90、120 d,康柏西普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曲安奈德组(P<0.05)。结论曲安奈德和康柏西普在治疗视网膜颞上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采用康柏西普的患者视力恢复更优于曲安奈德,同时,曲安奈德易引发眼压增高。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的效果。方法将76例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与对照组(常规大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各3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裸眼视力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后囊破裂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摘要: 目的分析眼表烧伤患者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眼表烧伤患者中,选择39例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视力水平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的上述指标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眼表烧伤患者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能缩短眼表修复时间,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均给予能量合剂、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丹参滴注液及甲钴胺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随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鸣恢复率85.71%,眩晕恢复率8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及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相关不良反应,经随访观察1年,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通过对多模式镇痛(MMA)下不同手术患者使用静脉镇痛泵的时间与效果分析,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合理使用时间。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采用MMA方案下使用PCIA的剖宫产手术患者(CS组,4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LC组,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TURP组,40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THR组,40例),PCIA设定使用时间均为48 h。比较四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各时间点静息及活动VAS评分,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和总按压次数,辅助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72 h,LC组和CS组的静息VAS及运动VAS评分均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术后72 h,THR组的静息VAS及运动VAS评分低于其它时间点(P<0.05)。TURP组5个时间点的静息VAS及运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12、12~24 h,四组患者PCIA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总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更多
摘要: 目的分析丙泊酚与气体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5,七氟烷维持麻醉)和研究组(n=35,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手术后24 h,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S100β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丙泊酚与气体麻醉,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丙泊酚对患者神经系统的损伤更小,不仅能减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还能缩短其术后苏醒时间。
摘要: 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及其与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并探讨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择同期6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对受检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类型进行检测,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斑块与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中具有饮酒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的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硬斑块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软斑块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软斑块患者(P<0.05)。结论饮酒、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超声检测颈动脉情况及血清脂联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在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入院的2 397例患者为对照组(输血前未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2 503例患者为观察组(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两组的筛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共有27例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8%;男性阳性率为0.81%,女性阳性率为1.33%,抗体阳性率与性别无关(P>0.05)。常见抗体分型包括抗-M、抗-E、抗-D,检出率分别为37.04%、18.52%、14.81%。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体阳性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明确患者阳性抗体类型,从而避免输血治疗发生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100张处方)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出现相同适应证的100例患者(100张处方)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不同给药途径统计,静脉滴注占比最高,其次为口服;按不同系统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胃肠道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按不同药物统计,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其次为加替沙星。试验组中>6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长;>60岁患者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长,18~30岁患者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最短,不同年龄阶段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以用法不合理为主。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了解其药理作用,且静脉注射给药前必须皮试,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性。
摘要: 目的研究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膀胱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西京医院泌尿外科治疗的54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各27例。A组采用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B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 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IPSS评分、RUV、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RUV均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QO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A组发生泌尿系感染4例、尿道狭窄4例,二次止血1例,B组未发生此类不良反应,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与经尿道气压弹道/超声碎石清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比较,经尿道钬激光碎石术联合1 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气化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方法。
摘要: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对老年肺癌双腔气管插管期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双腔气管插管下行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石蜡油组(C组)和达克罗宁胶浆组(D组),各30例。D组患者在导管前端均匀涂抹达克罗宁胶浆2 mL,C组患者在同处均匀涂抹石蜡油2 mL。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即刻(T0)、插管后5 min(T1)、10min(T2)、拔出导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10 min(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水平;观察术后2 h时患者咽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T1~T5时,D组患者HR、MBP、Cor、Glu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D组患者咽喉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气管插管前在... 更多
摘要: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托拉塞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升高,LVESD及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PRA和Ang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LVESd、LVEDd均减小,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采用曲美他嗪,效果显著,其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推荐推广。
摘要: 目的探讨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CHF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VEF、和肽素、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及SPB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增加,和肽素、NT-proBNP减少,6 min步行距离延长,生活质量和SPBS评分明显下降,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氢氯噻嗪可显著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增强其运动耐受力,改善其精神状况,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摘要: 目的探讨华法林、低分子肝素(LMWH)序贯疗法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经济学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40例,华法林抗凝+常规治疗)、对照2组(40例,LMWH抗凝+常规治疗)及研究组(40例,华法林、LMWH序贯疗法+常规治疗)。比较三组凝血指标、抗凝费用及出血率。结果治疗后,三组的PT及APTT均升高,D-D及FIB水平均降低,且对照2组和研究组优于对照1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2组的抗凝费用均高于对照1组,且对照2组高于研究组。对照2组和研究组的总出血率均低于对照1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华法林、LMWH序贯疗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均与LMWH治疗相近,均优于华法林,但是华法林的费用较低。
摘要: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干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D-ECGF、IL-6及IL-18水平。结果两组血清PD-ECGF水平治疗前1 d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3、14天,两组的PD-EC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1 d(P<0.05),且治疗组血清PD-EC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1 d,两组IL-6、IL-18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两组IL-6、IL-18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I患者临床治疗中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促进血清PD-ECGF水平升高,并降低白细胞介素水平,从而促进患者脑细胞血管重新生成及脑神经功能恢复,对疗效具有确切辅助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根据双色球随机分组模式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Burke及SWAL-QOL评分。结果实施综合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rke、SWAL-QOL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恢复,提高吞咽功能恢复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